凤冈县天桥镇:错峰养蚕增效益

时间:2023-08-16 21:31:48       来源:天眼新闻


(资料图片)

蚕桑产业是凤冈县的主导产业之一,今年以来,该县天桥镇结合实际,充分利用养殖场地,探索出错峰养蚕模式,蚕茧养殖批次由一年6批变成10批以上,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。

在天桥镇蚕茧集中收购点,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蚕茧收购人员正在收购蚕茧,根据蚕茧的茧层率、化蛹率及水分含量情况等评定蚕茧是否为达标茧,并按质论价、优质优价,经过过秤后,定级登记开票。村民吴文成是天桥镇天桥村的养蚕能手,此次他养殖的五张蚕茧就卖了一万多元。

“我们实行错峰养殖,现在第五批已经卖了,第六批已经进入第三龄了,毛收入卖五批的时候就已经超出去年的收入了。”天桥镇天桥村村民吴文成说。

错峰养殖蚕茧是天桥镇结合蚕桑生长情况、用工难和蚕茧品质不高等实际探索出来的。错峰养殖要求至少有两个蚕房,在前批小蚕养殖15天后,便在另一个蚕房开始养殖新的小蚕。通过这种模式,原本20天才能出一批蚕茧的传统养殖方式,现在平均每个月可以出两批蚕茧。今年,河闪渡村村民文进也利用这种模式养殖蚕茧。在蚕房里,工人们有的正在喂蚕,有的则在下蚕茧。

“风险减小了,成本减少了,劳动力稳定,错峰养殖我们能够有更好的经济效益,错峰养殖的蚕子质量很不错,产量比单批次喂养增加了20%左右。”  天桥镇河闪渡村村民文进说。

据了解,今年天桥镇共有桑园面积2000余亩,蚕农61户。2022年该镇交售蚕茧14000多公斤,交售金额59万余元。2023年至今,该镇交售蚕茧17000多公斤,交售金额78万余元,带动260余人就业。通过错峰养殖,蚕茧由原来的6批增加到10批以上,蚕茧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双提升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

编辑 吴传娟

二审 吴采丽

三审 赵勇军

关键词: